碧翰烽/文
如果你看了《水浒传》,才会发现编制对于那群梁山好汉有多大吸引力。
招安是他们很多人的选择,尤其是领头的宋江。其实就是向往体制,回归体制。
真正彻底反对招安的人并不多,比如鲁智深、武松、李逵。
而就是武松,当年落草之前,最喜欢的还是”都头“一职,即使几番被害或入狱,都还是希望能够呆在体制内,以至于被张都监设计陷害,最终不得不血溅鸳鸯楼,彻底与这个体制告别。
可以说,宋朝正是”官本位“盛行的时代。官家、官人、客官……凡是都与”官“有联系,由不得大家不向往。
展开剩余66%今天,虽然”官本位“已然没有封建时代的盛行,但不可否认,”官本位“思想依然比较根深蒂固,社会上对于体制内依然比较追捧。
就拿年年”考公热“,即可见一斑。
前不久,有位毕业三年左右的985大学生坦言,他在一线城市一家大企业工作,但看到不少同学或同事,都在拼命的比拼”考公“,竟然感觉到了一些后怕。
比如他知道的几位同学都考了公,有几个还进了面试,但最后被录用的也就一人,还是在某县城的一个小单位,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没有用上,就是做些办公室里打杂的工作。
他说,为何大家都如此执着于”考公“?因为,明明大家好像都比较厌恶”考公“,明明已经上岸了的”公务员“也没觉得有多好的待遇和环境。
有时候他都感觉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,未来是不是有风险,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考公呢?毕竟他的父母也曾多次劝说过他,有机会还是考考公吧,虽然现在在企业里工资收入还不错,但谁又晓得明天会怎样。
今天,正好有个消息,说的是清华硕士靠文眉月入三万被母亲反对。说的是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的五华柚(化名)是一名文眉师,她从清华美院服装设计硕士毕业后曾考到深圳教师编,之后又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过,因不习惯被分配任务,干起了文眉工作。
然而,当五华柚选择文眉创业时,母亲难以接受。即使现在她靠文眉也能月入三四万,母亲的态度仍未完全转变。
为什么会如此?我觉得这里面是存在观念因素的。就像这位硕士的工作,哪怕就是当一名教师,虽然工资并不高,但在母亲眼里,可能就是这个编制有价值。
的确,有不少家长就曾直言,宁可工资待遇少一些,只要工作轻松、安稳,有面子,有地位,就行。而这似乎就是体制内编制能够给予的。
然而,一个社会的进步,是需要人们去奋斗和创业的,创新、创业、创造,才是这个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。如果人人都想安稳,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了热情与冲动,那么,确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。
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预期,更有活力,更有希望,让年轻人不用为基本的民生保障而发愁。比如就业有更容易更多更平等的机会与平台,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社会保障等不再是一些揪心的难题。
发布于:湖南省正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